新闻动态

掌握行业最新资讯,洞察市场,把握机遇

关税下亚马逊鼓励卖家拓展欧洲市场,海外仓如何助力卖家转型落地?

行业热点2025-04-25      78      0

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的落地,正在重塑跨境电商的竞争格局。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·贾西公开表示,关税导致的成本上涨将迫使卖家提高售价,这不仅削弱平台的价格竞争力,更可能引发消费者流失。面对这一挑战,亚马逊正以罕见的主动姿态介入卖家运营,试图通过战略调整稳住市场基本盘,海外仓企业又该如何顺应这一趋势呢?


海外仓


近期有消息称亚马逊平台密集联系美国站卖家,请求提供关税对成本、定价、库存的具体影响数据。这种直接介入释放出明确信号:亚马逊试图通过聚合卖家反馈,制定系统性应对方案。有卖家透露,平台正在建立关税影响动态模型,用于预测不同品类价格波动对销量的影响。同时也有许多卖家收到亚马逊发来的主动“邀约”。在邮件里,亚马逊表示,“近期关税导致很多卖家的进口成本上涨,或许是时候考虑拓展销售渠道了。

亚马逊给出的选择是欧洲市场,邮件里写道,“亚马逊欧洲市场平均每月活跃用户超过1.8亿,约为美国市场的80%,预计到2028年,欧洲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9000亿美元。而且,欧洲客户普遍对美国品牌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。”最后,亚马逊还宣传了一些入驻激励措施以及佣金减免优惠,帮卖家减轻前期经营成本。


亚马逊此举实质是通过分流美国站压力,维持平台整体增长。但对美国站卖家而言,欧洲市场可绝非什么避风港。增值税(VAT)的复杂申报规则、欧盟EPR环保合规的严苛要求、多语言客服体系的搭建成本,构成了一道道准入门槛。在这条荆棘密布的转型之路上,海外仓的价值正被重新定义——它不仅是货物中转站,更是跨境卖家征战欧洲的“战略前哨”。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,面对欧洲市场的复杂性,海外仓是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:

时效保障:美国卖家初入欧洲,最棘手的挑战是重建物流信任度。但通过在欧洲主要枢纽城市部署海外仓,卖家可将配送时效压缩至48小时内,甚至借助亚马逊FBA等渠道实现"次日达"。这种时效跃迁不仅能减少消费者等待焦虑,更直接提升了平台搜索排名权重。

合规托管:欧洲市场的合规成本往往让跨境新手望而生畏。而很多欧洲海外仓都具备为卖家集中处理EPR注册、VAT代缴、CE认证贴标等合规流程的服务,帮助卖家化解市场合规风险。

成本控制:海外仓的本地备货模式,不仅能规避跨境直邮的关税风险,更可通过规模化头程物流降低单位成本,让卖家能够在转型中保持利润。


亚马逊的关税应对策略,本质是通过"市场转移+基建赋能"构建防御体系。对卖家而言,既要响应平台战略拓展欧洲市场,更需借力海外仓化解落地难题。这种平台与供应链的协同进化,或将定义跨境电商的下一个发展阶段。

上一篇:TEMU发货政策又出新规,易仓WMS系统如何帮海外仓应对变局? 下一篇:从仓储到生态:海外仓增值服务成企业市场竞争力关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