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,宣布从2月4日起对所有产自中国的商品征收10%的附加税。这一举措在跨境电商领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,许多卖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尽管随后白宫恢复了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中国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,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这只是暂时的缓解措施,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。
加税政策的实施,使得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。许多卖家担心,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销量下降,进而影响整体利润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电子商务包裹的平均价值在15到18美元之间,即使是20%的税,卖家仍能获利,但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。
T86清关模式自1938年实施以来,为小额商品的进口提供了便利。2016年美国国会将免税门槛从200美元上调至800美元,进一步简化了申报流程。2024财年以“小额免税”进入美国的货物数量超过13.6亿件,其中Temu等平台占了约1/3。然而,如果不能采用T86清关,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都将按照正常流程申报进口,这将使清关时间从2-3天延长至10-15天,大幅增加商品成本。
加税政策和T86清关模式的失效,间接推动了海外仓需求的增长。许多卖家认为,海外仓可以有效应对清关时间变长的问题。通过海运将货物运至海外仓备货,可以实现本地发货,缩短物流时间,提高客户满意度。Temu和SHEIN等平台正在全力推进半托管模式,鼓励卖家将货物囤至海外仓。Temu美区直接引导买家从半托管下单,几乎每件商品下方都有“本地”标签,表明商品在美国仓储和采购。SHEIN则推出“爆单计划”,提供百亿级流量扶持,对半托管模式有所倾斜。
然而,海外仓的需求增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2025年海外仓运营成本可能上升,主要体现在人员工资方面。美国政府在清算非法移民,而许多海外仓企业的员工不乏此类人员。在美国的海外仓,工人多来自印度、墨西哥、加拿大等国,还有华人,不少劳工属于灰色地带,人工成本较低。这是海外仓价格能显著低于FBA的一大原因。然而,随着政策的变化,这些成本可能会增加,从而影响海外仓的整体竞争力。
卖家们面临着商品加税导致利润空间骤减,叠加可能出现的滞销风险。海外仓备货意味着商家要自己支付干线、尾程履约和海外仓储费用,一旦滞销,所有存货都将变成“负资产”。为了应对清关时间变长的影响,卖家们采取了两种主要策略:一是走第三国转运,继续使用T86清关,但越南从2月18日起取消对低价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,欧盟也在考虑同样的事情;二是采用海运+海外仓的模式,通过海外仓实现本地发货,这显然是更加实际的选择。
目前,不确定因素很多,包括关税可能继续加至20%、30%,存在巨大的风险。卖家们需要谨慎行事,不要轻易扩大海外仓规模。未来海外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,优化供应链管理,提高物流效率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。